關稅震撼美墨汽車貿易

美國-墨西哥
以電子業為主的近岸化繼續帶動穩定的北向需求,墨西哥目前已超越中國,成為美國最大的電器和電子產品供應國。這一轉變推動了卡車裝載的成品貨物流經德州和加州的門戶。然而,汽車業的趨勢仍然好壞參半:8 月的產量小幅成長,但出口卻有所放緩,各原始設備製造商 (OEM) 的表現各異,而夏季 OEM 的換裝/停工期也影響了零件與成品車的跨境移動。這種變化造成拉雷多 (Laredo)、埃爾帕索 (El-Paso)、諾加雷斯 (Nogales) 和奧泰 (Otay) 等通道上特定工廠的貨運波動。
政策和合規因素也在影響著跨境流動。墨西哥正在推動針對非 FTA 原產地的廣泛關稅計畫,明確針對中國的汽車和零件,這可能會保護 USMCA 協定的生產,但卻會提高投入成本,迫使採購調整。與此同時,墨西哥新的「價值申報單」(manifestación de valor) 規定已生效,並將於 2025 年 12 月 9 日強制以電子方式傳輸進口至墨西哥,這可能會延長未做好準備的托運商的邊境流程。
展望未來,電子產品的需求預計仍遠高於 2024 年的水平,尤其是拉雷多和奧塔伊航線,而汽車零組件的流量則會因 OEM 而不均勻,隨著對關稅敏感的投入品獲得資源,車道將重新平衡。
重點
要管理這些變動的動態,應及早確保主要跨境通道 (例如拉雷多和奧泰) 的運力,在規劃時預留額外的準備時間以因應可能發生的邊境延誤,並透過C.H. Robinson North American 貿易及關稅透視頁面隨時更新這些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,以瞭解任何可能改變採購成本或策略的情況。 路由的靈活性以及與貨運公司的主動溝通,將有助於緩解波動性,尤其是汽車流量。
美國-加拿大
在關稅驅動的貨運干擾中為第四季作好準備
第四季是零售貨運的典型旺季,但隨著第四季的臨近,加美市場卻因持續的關稅不確定性而面臨著巨大的阻力。跨境交易量已經收縮,尤其是在汽車、農業和製造業等關鍵行業。即期匯率走軟,來自美國的北向貨運跌幅最大。
最近的加拿大統計局(StatsCan)數據突顯了這一影響: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 15.7% ,而進口則下降了 12.3% 。超過半數的出口商及 40% 的進口商預期第四季的獲利能力將會下降,反映出成本上升、海關延誤及產品重新分類的挑戰。
重點
為了應對這種多變的環境,建議貨運公司重新評估產能計畫、維持營運彈性,並密切注意法規變更。 付運人和收貨人應考慮到額外的準備時間、優化負載規劃,並探索運價緩解策略,以保障利潤,確保在傳統繁忙的第四季度提供可靠的服務。